目的:研究乳腺肿块的超微血管三维立体成像(smart three-dimensional 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art 3D SMI)血流分布特点,探讨乳腺癌血流分布模式的三维图像特征。方法:研究经病理证实的145例乳腺癌患者的Smart 3D SMI微血流声...目的:研究乳腺肿块的超微血管三维立体成像(smart three-dimensional 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art 3D SMI)血流分布特点,探讨乳腺癌血流分布模式的三维图像特征。方法:研究经病理证实的145例乳腺癌患者的Smart 3D SMI微血流声像图特征,并结合血流显示区域相应的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EUS)图像特征,评估乳腺癌的血流分布模式特征。结果:145例乳腺癌患者的Smart 3D SMI检查血流分布模式中,血流最丰富的球形型血流分布模式最多见(58例,40%),其次是分枝型(32例,22%),点线型最少(11例,8%)。进一步比较CEUS与Smart 3D SMI图像上病变区血流分布模式特征,结果显示,CEUS图像均显示有超声对比剂灌注。Smart 3D SMI图像显示为点线型的患者中有约55%在CEUS图像中显示存在粗大血流,而在显示为分枝型、球形型、扩散型、混合型的患者中,CEUS图像显示存在粗大血流的比例分别为75%、72%、78%、82%。Smart 3D SMI各型(点线型、分枝型、球形型、扩散型、混合型)患者,在CEUS图像中显示为无法辨识清晰的分支血流的比例分别为82%、78%、67%、60%和58%。Smart 3D SMI分枝型和球形型的病灶在CEUS上较多表现为血流显示区高强度灌注,与点线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0.006)。Smart 3D SMI点线型、分枝型及球形型病灶的灌注区多位于肿块内部,仅少数病例在病灶周边也可见到较强的放射状灌注。结论:乳腺癌的Smart 3D SMI血流分布评估中常见"球形型"和"分枝型",从超声微血流三维检测的角度提供了乳腺癌微血流的血供分布区域及分布特征,表现出显著的三维形态学特征,为乳腺癌血流分布模式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美国放射学协会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American Radiological Society-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ACR-TIRADS)与瑞金TIRADS (Ruijin-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RJTIRADS)描述词及其...目的:探讨美国放射学协会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American Radiological Society-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ACR-TIRADS)与瑞金TIRADS (Ruijin-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RJTIRADS)描述词及其分类标准在甲状腺结节评估者间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97个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图像,采用Cohen’s Kappa检验的统计方法评估2个版本TIRADS中的超声征象及其分类间的一致性。结果:①全部超声指标的描述词间均具有一致性。在ACR-TIRADS中,不同观察者间,甲状腺结节的边缘一致性弱、回声水平及病灶内强回声在观察者间的一致性均为中等,而结节内部结构一致性好。在RJ-TIRADS中,观察者间没有一致性弱的描述词,回声水平及内部血流均为中等一致,而边缘、边界、内部结构及钙化的一致性均好。②关于分类的一致性,在ACR-TIRADS中,甲状腺结节TIRADS 1类、2类、3类和5类的总体判读在不同观察者间一致性好,4类为中度一致;在RJ-TIRADS中,甲状腺结节TI-RADS 3类、4C类、5类的总体判读一致性好,4A及4B类为中度一致;若将4类作为一个整体来评估,则一致性好。结论:2个版本的TIRADS在甲状腺结节评估中均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ACR-TIRADS中的边缘描述词在观察者间的一致性较弱,可分类合并后使用,即只分为光整或不光整两类进行评估,或在使用时应仔细、谨慎地评估;2个版本的分类中,TIRADS 4类均需进一步学习以提高观察者间的一致性,RJ-TIRADS中的4A和4B类可合并后使用,可提高诊断的一致性。展开更多
超声检查已被广泛应用于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特别对于致密性乳腺腺体和钼靶摄影结果阴性的女性,乳腺超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辅助检查[1]。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如今已作为超声...超声检查已被广泛应用于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特别对于致密性乳腺腺体和钼靶摄影结果阴性的女性,乳腺超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辅助检查[1]。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如今已作为超声评估乳腺肿块的标准评价系统;而乳腺恶性肿块的典型超声征象包括毛刺状、边缘不规则、纵横比>1、钙化、后方回声改变等。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相比,超声检查具有实时成像等优点,但其对乳腺肿瘤的诊断特异度只有63.3%(95%CI为43.7%~79.3%),在临床应用中仍有很多介于良恶性征象之间的肿块难以评判[2],部分乳腺肿块仍需要通过活检病理组织检查来鉴别其良恶性[1]。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先天性输精管缺如(congenital absence of the vas deferens, CAVD)近段输精管道超声声像图的特异性改变及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经阴囊观察先天性输精管缺如患者的近段输精管道,其中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congenita...目的:探讨先天性输精管缺如(congenital absence of the vas deferens, CAVD)近段输精管道超声声像图的特异性改变及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经阴囊观察先天性输精管缺如患者的近段输精管道,其中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congenital bilateral absence of the vas deferens, CBAVD)58例,先天性单侧输精管缺如(congenital unilateral absence of the vas deferens, CUAVD)12例,并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声像图改变。结果:所有128条先天性发育异常的输精管道超声检查均可见异常声像图,仅探及附睾头的占32.81%(42/128);探及附睾头及部分附睾体尾部的37.50%(48/128),其中附睾体尾部截断的占34.38%(44/128),呈条索样改变的占3.13%(4/128);探及附睾全程而未探及输精管阴囊段的占24.22%(31/128);探及附睾全程及部分输精管阴囊段,但输精管截断的占5.47%(7/128)。CAVD患者的附睾管均有扩张,其扩张程度大于对照组的正常男性附睾管(P<0.01)。附睾尾-输精管环缺失伴附睾管扩张是CAVD的特征性改变,超声检查中通过判断附睾尾-输精管环结构缺失,来诊断CAVD的灵敏度为94.53%,特异度97.00%。结论:经阴囊高频超声能显示近段输精管道的结构,评估其形态、回声及特征性扩张方式,为临床诊断CAVD和判断其缺失部位提供极有价值的信息。展开更多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激光消融(PLA)治疗复发性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2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复发颈部淋巴转移患者共30枚转移淋巴结行超声引导下PLA治疗,观察并记录并发症情况,术后进行随访。对比...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激光消融(PLA)治疗复发性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2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复发颈部淋巴转移患者共30枚转移淋巴结行超声引导下PLA治疗,观察并记录并发症情况,术后进行随访。对比治疗前淋巴结最大径及体积与治疗后消融区最大径及体积的差异,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甲状腺球蛋白(Tg)的差异。结果 30枚淋巴结均经1次治疗完全消融。术后随访(32.22±6.26)个月,末次随访复查时消融区最大径及体积明显小于治疗前淋巴结最大径[(0.62±1.42)mm vs(7.39±2.63)mm;t=12.960,P〈0.001]及体积[122.14(48.52,227.10)mm3 vs 0(0,0)mm3;Z=4.587,P〈0.001]。术后仅1例发生喉返神经损伤,于3个月内自行恢复;其余患者均无颈部血肿、局部感染或气管及食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PL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复发性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方法。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乳腺肿块的超微血管三维立体成像(smart three-dimensional 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art 3D SMI)血流分布特点,探讨乳腺癌血流分布模式的三维图像特征。方法:研究经病理证实的145例乳腺癌患者的Smart 3D SMI微血流声像图特征,并结合血流显示区域相应的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EUS)图像特征,评估乳腺癌的血流分布模式特征。结果:145例乳腺癌患者的Smart 3D SMI检查血流分布模式中,血流最丰富的球形型血流分布模式最多见(58例,40%),其次是分枝型(32例,22%),点线型最少(11例,8%)。进一步比较CEUS与Smart 3D SMI图像上病变区血流分布模式特征,结果显示,CEUS图像均显示有超声对比剂灌注。Smart 3D SMI图像显示为点线型的患者中有约55%在CEUS图像中显示存在粗大血流,而在显示为分枝型、球形型、扩散型、混合型的患者中,CEUS图像显示存在粗大血流的比例分别为75%、72%、78%、82%。Smart 3D SMI各型(点线型、分枝型、球形型、扩散型、混合型)患者,在CEUS图像中显示为无法辨识清晰的分支血流的比例分别为82%、78%、67%、60%和58%。Smart 3D SMI分枝型和球形型的病灶在CEUS上较多表现为血流显示区高强度灌注,与点线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0.006)。Smart 3D SMI点线型、分枝型及球形型病灶的灌注区多位于肿块内部,仅少数病例在病灶周边也可见到较强的放射状灌注。结论:乳腺癌的Smart 3D SMI血流分布评估中常见"球形型"和"分枝型",从超声微血流三维检测的角度提供了乳腺癌微血流的血供分布区域及分布特征,表现出显著的三维形态学特征,为乳腺癌血流分布模式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文摘目的:探讨美国放射学协会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American Radiological Society-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ACR-TIRADS)与瑞金TIRADS (Ruijin-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RJTIRADS)描述词及其分类标准在甲状腺结节评估者间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97个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图像,采用Cohen’s Kappa检验的统计方法评估2个版本TIRADS中的超声征象及其分类间的一致性。结果:①全部超声指标的描述词间均具有一致性。在ACR-TIRADS中,不同观察者间,甲状腺结节的边缘一致性弱、回声水平及病灶内强回声在观察者间的一致性均为中等,而结节内部结构一致性好。在RJ-TIRADS中,观察者间没有一致性弱的描述词,回声水平及内部血流均为中等一致,而边缘、边界、内部结构及钙化的一致性均好。②关于分类的一致性,在ACR-TIRADS中,甲状腺结节TIRADS 1类、2类、3类和5类的总体判读在不同观察者间一致性好,4类为中度一致;在RJ-TIRADS中,甲状腺结节TI-RADS 3类、4C类、5类的总体判读一致性好,4A及4B类为中度一致;若将4类作为一个整体来评估,则一致性好。结论:2个版本的TIRADS在甲状腺结节评估中均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ACR-TIRADS中的边缘描述词在观察者间的一致性较弱,可分类合并后使用,即只分为光整或不光整两类进行评估,或在使用时应仔细、谨慎地评估;2个版本的分类中,TIRADS 4类均需进一步学习以提高观察者间的一致性,RJ-TIRADS中的4A和4B类可合并后使用,可提高诊断的一致性。
文摘超声检查已被广泛应用于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特别对于致密性乳腺腺体和钼靶摄影结果阴性的女性,乳腺超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辅助检查[1]。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如今已作为超声评估乳腺肿块的标准评价系统;而乳腺恶性肿块的典型超声征象包括毛刺状、边缘不规则、纵横比>1、钙化、后方回声改变等。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相比,超声检查具有实时成像等优点,但其对乳腺肿瘤的诊断特异度只有63.3%(95%CI为43.7%~79.3%),在临床应用中仍有很多介于良恶性征象之间的肿块难以评判[2],部分乳腺肿块仍需要通过活检病理组织检查来鉴别其良恶性[1]。
文摘目的:探讨先天性输精管缺如(congenital absence of the vas deferens, CAVD)近段输精管道超声声像图的特异性改变及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经阴囊观察先天性输精管缺如患者的近段输精管道,其中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congenital bilateral absence of the vas deferens, CBAVD)58例,先天性单侧输精管缺如(congenital unilateral absence of the vas deferens, CUAVD)12例,并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声像图改变。结果:所有128条先天性发育异常的输精管道超声检查均可见异常声像图,仅探及附睾头的占32.81%(42/128);探及附睾头及部分附睾体尾部的37.50%(48/128),其中附睾体尾部截断的占34.38%(44/128),呈条索样改变的占3.13%(4/128);探及附睾全程而未探及输精管阴囊段的占24.22%(31/128);探及附睾全程及部分输精管阴囊段,但输精管截断的占5.47%(7/128)。CAVD患者的附睾管均有扩张,其扩张程度大于对照组的正常男性附睾管(P<0.01)。附睾尾-输精管环缺失伴附睾管扩张是CAVD的特征性改变,超声检查中通过判断附睾尾-输精管环结构缺失,来诊断CAVD的灵敏度为94.53%,特异度97.00%。结论:经阴囊高频超声能显示近段输精管道的结构,评估其形态、回声及特征性扩张方式,为临床诊断CAVD和判断其缺失部位提供极有价值的信息。
文摘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激光消融(PLA)治疗复发性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2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复发颈部淋巴转移患者共30枚转移淋巴结行超声引导下PLA治疗,观察并记录并发症情况,术后进行随访。对比治疗前淋巴结最大径及体积与治疗后消融区最大径及体积的差异,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甲状腺球蛋白(Tg)的差异。结果 30枚淋巴结均经1次治疗完全消融。术后随访(32.22±6.26)个月,末次随访复查时消融区最大径及体积明显小于治疗前淋巴结最大径[(0.62±1.42)mm vs(7.39±2.63)mm;t=12.960,P〈0.001]及体积[122.14(48.52,227.10)mm3 vs 0(0,0)mm3;Z=4.587,P〈0.001]。术后仅1例发生喉返神经损伤,于3个月内自行恢复;其余患者均无颈部血肿、局部感染或气管及食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PL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复发性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