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适用难点与完善
|
王韵洁
刘力萍
|
《人民检察》
|
2020 |
0 |
|
2
|
关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集中办理问题的几点思考
|
王国胜
|
《楚天法治》
|
2020 |
0 |
|
3
|
仅仅因为打呼噜影响休息,他就杀了“睡在上铺的兄弟”?
|
王德义
|
《妇女生活:现代家长》
|
2020 |
0 |
|
4
|
“亮晶晶+武侯·星火”团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张翼羽
|
《法律与生活》
|
2020 |
0 |
|
5
|
柳英华:让未成年被害人绽放笑容
|
郭树合
姜玥
柳菲菲
|
《百姓生活》
|
2020 |
0 |
|
6
|
嵌入与互适: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社会支持体系建设研究
|
吉树海
盛斌
|
《天津检察》
|
2020 |
0 |
|
7
|
用责任与担当为青春护航
|
王倩
|
《天津检察》
|
2020 |
0 |
|
8
|
汇聚力量 点亮心光--深圳市开展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纪实
|
李潇
|
《中国社会工作》
|
2019 |
0 |
|
9
|
识法代言人
|
吕超
刘爱因
张吟丰
张中杰
韩景武
罗国斌
邬晓娜
黄从余
蔡明仪
何其伟
王海波
赵春波
杨伟
|
《方圆》
|
2019 |
0 |
|
10
|
浅议未成年人刑事立案监督
|
郭荣龙
何维
|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
2016 |
0 |
|
11
|
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现状、问题与对策——以大连某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实践为视角
|
孙媛媛
|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
2016 |
1
|
|
12
|
未成年人心理疏导和矫治制度研究
|
赵卿
|
《青少年犯罪问题》
|
2015 |
11
|
|
13
|
问题与出路:以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的社会监督为视角
|
刘力萍
原奔
|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15 |
0 |
|
14
|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实施情况分析与对策——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辖区办理案件为样本
|
刘金泽
尤丽娜
|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
2015 |
4
|
|
15
|
在未成年人刑事检察中开展检务督察工作的几点思考
|
文宏
陆勇
|
《法制与经济》
|
2013 |
0 |
|
16
|
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的性质、任务与职权
|
黄海悠
|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
2013 |
0 |
|
17
|
超越与突破: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机制研究——兼及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公诉体系的构建
|
田宏杰
温长军
|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2
|
|
18
|
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独立建制新探索
|
田建国
尹东华
|
《西部法学评论》
|
2009 |
0 |
|
19
|
朵兰姐姐 让跑偏的青春回到正轨
|
梁富江
徐鹏飞
|
《中国火炬》
|
2020 |
0 |
|
20
|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检察制度的完善
|
孙中杰
孙嫣
|
《中国检察官》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