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七氟醚联合硬膜外麻醉对周围型肺癌开胸手术后患者氧化应激及肺功能影响。【方法】行开胸手术的周围型肺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七氟醚联合硬膜外麻醉,40例)和对照组(仅接受硬膜外麻醉,40例)。监测患者麻醉诱导前(T0...【目的】探讨七氟醚联合硬膜外麻醉对周围型肺癌开胸手术后患者氧化应激及肺功能影响。【方法】行开胸手术的周围型肺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七氟醚联合硬膜外麻醉,40例)和对照组(仅接受硬膜外麻醉,40例)。监测患者麻醉诱导前(T0)、单肺通气结束前即刻(T1)、关胸即刻(T2)、术后24 h(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动脉血氧分压(Pa02)变化。记录患者苏醒期间指标。观察麻醉结束后1周患者肺功能,并检测外周血中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NADP H氧化酶2(NOX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 D A)水平。【结果】两组患者T0、T1、T2、T3时刻HR、MAP、PaO2及CVP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苏醒期间指标(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首次睁眼时间)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恶性呕吐及躁动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肺功能指标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高呼气流速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C16、SOD水平高于对照组,SP-D、NOX2、MDA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七氟醚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周围型肺癌开胸手术中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安全性高,七氟醚改善患者肺功能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有关。展开更多
目的通过分析臭氧暴露后人鼻黏膜上皮细胞中氧化应激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初步探索臭氧暴露引发慢性鼻窦炎的机制。方法建立人鼻黏膜上皮细胞臭氧暴露体外培养模型,用高通量PCR芯片技术对臭氧暴露前后鼻黏膜氧化应激相关基因进行检测,并...目的通过分析臭氧暴露后人鼻黏膜上皮细胞中氧化应激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初步探索臭氧暴露引发慢性鼻窦炎的机制。方法建立人鼻黏膜上皮细胞臭氧暴露体外培养模型,用高通量PCR芯片技术对臭氧暴露前后鼻黏膜氧化应激相关基因进行检测,并用qRT-PCR进行验证。采用qRT-PCR、蛋白质印迹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臭氧暴露前后培养细胞中环氧化酶2(Cox2)和活性氧(ROS)的表达。结果用PCR芯片对鼻黏膜上皮细胞中84个氧化应激相关基因进行筛查,发现高强度臭氧暴露后人鼻黏膜上皮细胞中醛酮还原酶家族1成员C2(AKR1C2)、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GCLM)、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2(GPX2)、谷胱甘肽还原酶(GSR)、血红素加氧酶1(HMOX1)、NADPH氧化酶(NOX5)、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酶合酶2(PTGS2)、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及丝氨酸肽酶抑制剂(Kazal型)1(SPINK1)9个基因表达上调,而趋化因子配体5(CCL5)、细胞球蛋白(CYGB)、可溶性环氧化酶水解酶2(EPHX2)、谷胱甘肽S-转移酶zeta 1(GSTZ1)、角蛋白1(KRT1)、组氨酸磷酸酶(LHPP)、肌球蛋白(MB)、MPV17线粒体内膜蛋白(MPV17)、硒蛋白P(SEPP1)及转运蛋白颗粒复合物6A(TRAPPC6A)10个基因表达下调。同时,臭氧暴露导致ROS大量生成(暴露组及对照组荧光强度:184.3±6.8 vs 13.0±1.4,P<0.05),Cox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暴露组与对照组mRNA相对表达量:6.4±1.2 vs 1.0±0.0,P<0.05;暴露组与对照组蛋白相对表达量:11.7±2.6 vs 13.8±1.5,P<0.05)。结论臭氧暴露后GSTZ1、NOX5、SOD2等相关基因参与鼻黏膜氧化应激调控,臭氧暴露引发鼻黏膜炎症反应可能与这些基因调控Cox2表达的相关信号通路有关。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七氟醚联合硬膜外麻醉对周围型肺癌开胸手术后患者氧化应激及肺功能影响。【方法】行开胸手术的周围型肺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七氟醚联合硬膜外麻醉,40例)和对照组(仅接受硬膜外麻醉,40例)。监测患者麻醉诱导前(T0)、单肺通气结束前即刻(T1)、关胸即刻(T2)、术后24 h(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动脉血氧分压(Pa02)变化。记录患者苏醒期间指标。观察麻醉结束后1周患者肺功能,并检测外周血中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NADP H氧化酶2(NOX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 D A)水平。【结果】两组患者T0、T1、T2、T3时刻HR、MAP、PaO2及CVP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苏醒期间指标(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首次睁眼时间)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恶性呕吐及躁动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肺功能指标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高呼气流速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C16、SOD水平高于对照组,SP-D、NOX2、MDA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七氟醚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周围型肺癌开胸手术中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安全性高,七氟醚改善患者肺功能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文摘目的通过分析臭氧暴露后人鼻黏膜上皮细胞中氧化应激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初步探索臭氧暴露引发慢性鼻窦炎的机制。方法建立人鼻黏膜上皮细胞臭氧暴露体外培养模型,用高通量PCR芯片技术对臭氧暴露前后鼻黏膜氧化应激相关基因进行检测,并用qRT-PCR进行验证。采用qRT-PCR、蛋白质印迹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臭氧暴露前后培养细胞中环氧化酶2(Cox2)和活性氧(ROS)的表达。结果用PCR芯片对鼻黏膜上皮细胞中84个氧化应激相关基因进行筛查,发现高强度臭氧暴露后人鼻黏膜上皮细胞中醛酮还原酶家族1成员C2(AKR1C2)、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GCLM)、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2(GPX2)、谷胱甘肽还原酶(GSR)、血红素加氧酶1(HMOX1)、NADPH氧化酶(NOX5)、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酶合酶2(PTGS2)、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及丝氨酸肽酶抑制剂(Kazal型)1(SPINK1)9个基因表达上调,而趋化因子配体5(CCL5)、细胞球蛋白(CYGB)、可溶性环氧化酶水解酶2(EPHX2)、谷胱甘肽S-转移酶zeta 1(GSTZ1)、角蛋白1(KRT1)、组氨酸磷酸酶(LHPP)、肌球蛋白(MB)、MPV17线粒体内膜蛋白(MPV17)、硒蛋白P(SEPP1)及转运蛋白颗粒复合物6A(TRAPPC6A)10个基因表达下调。同时,臭氧暴露导致ROS大量生成(暴露组及对照组荧光强度:184.3±6.8 vs 13.0±1.4,P<0.05),Cox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暴露组与对照组mRNA相对表达量:6.4±1.2 vs 1.0±0.0,P<0.05;暴露组与对照组蛋白相对表达量:11.7±2.6 vs 13.8±1.5,P<0.05)。结论臭氧暴露后GSTZ1、NOX5、SOD2等相关基因参与鼻黏膜氧化应激调控,臭氧暴露引发鼻黏膜炎症反应可能与这些基因调控Cox2表达的相关信号通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