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专业督导下盆底康复功能训练治疗24例阴道分娩所致盆腔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3月于本院进行产后42 d复查时确诊为产后POP的50例阴道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治疗意愿...目的探讨专业督导下盆底康复功能训练治疗24例阴道分娩所致盆腔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3月于本院进行产后42 d复查时确诊为产后POP的50例阴道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两组。对照组(n=26)选择回家自行进行盆底康复功能训练,观察组(n=24)选择在专业康复医师指导监督下进行盆底康复功能训练,两组均治疗8周。评估比较两组治疗后和随访3个月时盆腔器官脱垂症状评分(POP-SS)、盆底肌肌力、盆底肌纤维肌电压。结果治疗后和随访3个月时,观察组POP-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盆底肌力和Ⅰ类、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居家自行进行盆底康复功能训练,专业康复医师督导下的盆底康复功能训练可明显改善阴道分娩所致POP患者盆底器官脱垂症状,提高患者盆底肌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的近远期并发症。方法:选择2002年2月至2017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收治的瘢痕子宫孕妇2617例,其中择期再次剖宫产2246例(ERCD组),阴道试产成功334例(VBAC组),阴道试产失败转急诊剖宫...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的近远期并发症。方法:选择2002年2月至2017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收治的瘢痕子宫孕妇2617例,其中择期再次剖宫产2246例(ERCD组),阴道试产成功334例(VBAC组),阴道试产失败转急诊剖宫产37例(TOLAC失败组)。对3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及产后近远期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组患者中,TOLAC失败组剖宫产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最高(18.92%),其次是ERCD组患者(6.99%),而VBAC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最低(3.29%)。VBAC组出现输血、产后发热和尿潴留的比例明显低于ERCD组(分别为0 vs 1.65%、1.20%vs 4.14%、0.30%vs 2.98%,P<0.05);发生子宫破裂、输血、尿潴留、肠梗阻的比例低于TOLAC失败组(分别为0 vs 10.81%、0 vs 8.11%、0.30%vs 5.41%、0 vs 5.41%,P<0.05);TOLAC失败组发生子宫破裂、输血、肠梗阻的比例显著高于ERCD组(分别为10.81%vs 0.31%、8.11%vs 1.65%、5.41%vs 0.40%,P<0.05);VBAC组的产妇发生腰痛、肠粘连、贫血、切口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比例显著低于ERCD组(分别为0 vs 5.25%、0 vs 4.69%、2.80%vs 7.93%、0 vs 3.91%,P<0.05);3组均无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TOLAC失败组轻度窒息发生率(8.11%)明显高于ERCD组(1.02%)和VBAC组(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OLAC失败组1分钟及5分钟Apgar评分均低于ERCD组及VBAC组(1分钟:9.43±1.65分,9.92±0.38分,9.96±0.39分;5分钟:9.64±1.34分,9.98±0.28分,9.99±0.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访发现,TOLAC失败组1例轻度窒息新生儿发生脑损伤,预后不佳。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阴道试产成功的母儿并发症最小,择期再次剖宫产次之,试产失败转急诊手术者母儿并发症最高。瘢痕子宫患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在严密监护下试产,但是需要重视对试产失败患者的处理,以改善母儿结局。展开更多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一直是产科争论焦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包括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VBAC)与阴道试产失败转剖宫产两种。有研究表明,再次剖宫产会对母婴安全造成威胁,而VBA...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一直是产科争论焦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包括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VBAC)与阴道试产失败转剖宫产两种。有研究表明,再次剖宫产会对母婴安全造成威胁,而VBAC具有静脉栓塞与感染几率低以及失血量少等优势[1]。但是,阴道分娩带来的产痛极大影响产妇对分娩方式的选择。近几年来,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对分娩镇痛的需求越来越高,实施分娩镇痛可减少产妇的顾虑,使其更易接受阴道试产[2]。但是国内对VBAC行分娩镇痛仍持有不同态度。鉴于此,本文对接受分娩镇痛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从而为临床安全、有效应用分娩镇痛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专业督导下盆底康复功能训练治疗24例阴道分娩所致盆腔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3月于本院进行产后42 d复查时确诊为产后POP的50例阴道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两组。对照组(n=26)选择回家自行进行盆底康复功能训练,观察组(n=24)选择在专业康复医师指导监督下进行盆底康复功能训练,两组均治疗8周。评估比较两组治疗后和随访3个月时盆腔器官脱垂症状评分(POP-SS)、盆底肌肌力、盆底肌纤维肌电压。结果治疗后和随访3个月时,观察组POP-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盆底肌力和Ⅰ类、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居家自行进行盆底康复功能训练,专业康复医师督导下的盆底康复功能训练可明显改善阴道分娩所致POP患者盆底器官脱垂症状,提高患者盆底肌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文摘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的近远期并发症。方法:选择2002年2月至2017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收治的瘢痕子宫孕妇2617例,其中择期再次剖宫产2246例(ERCD组),阴道试产成功334例(VBAC组),阴道试产失败转急诊剖宫产37例(TOLAC失败组)。对3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及产后近远期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组患者中,TOLAC失败组剖宫产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最高(18.92%),其次是ERCD组患者(6.99%),而VBAC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最低(3.29%)。VBAC组出现输血、产后发热和尿潴留的比例明显低于ERCD组(分别为0 vs 1.65%、1.20%vs 4.14%、0.30%vs 2.98%,P<0.05);发生子宫破裂、输血、尿潴留、肠梗阻的比例低于TOLAC失败组(分别为0 vs 10.81%、0 vs 8.11%、0.30%vs 5.41%、0 vs 5.41%,P<0.05);TOLAC失败组发生子宫破裂、输血、肠梗阻的比例显著高于ERCD组(分别为10.81%vs 0.31%、8.11%vs 1.65%、5.41%vs 0.40%,P<0.05);VBAC组的产妇发生腰痛、肠粘连、贫血、切口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比例显著低于ERCD组(分别为0 vs 5.25%、0 vs 4.69%、2.80%vs 7.93%、0 vs 3.91%,P<0.05);3组均无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TOLAC失败组轻度窒息发生率(8.11%)明显高于ERCD组(1.02%)和VBAC组(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OLAC失败组1分钟及5分钟Apgar评分均低于ERCD组及VBAC组(1分钟:9.43±1.65分,9.92±0.38分,9.96±0.39分;5分钟:9.64±1.34分,9.98±0.28分,9.99±0.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访发现,TOLAC失败组1例轻度窒息新生儿发生脑损伤,预后不佳。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阴道试产成功的母儿并发症最小,择期再次剖宫产次之,试产失败转急诊手术者母儿并发症最高。瘢痕子宫患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在严密监护下试产,但是需要重视对试产失败患者的处理,以改善母儿结局。
文摘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一直是产科争论焦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包括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VBAC)与阴道试产失败转剖宫产两种。有研究表明,再次剖宫产会对母婴安全造成威胁,而VBAC具有静脉栓塞与感染几率低以及失血量少等优势[1]。但是,阴道分娩带来的产痛极大影响产妇对分娩方式的选择。近几年来,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对分娩镇痛的需求越来越高,实施分娩镇痛可减少产妇的顾虑,使其更易接受阴道试产[2]。但是国内对VBAC行分娩镇痛仍持有不同态度。鉴于此,本文对接受分娩镇痛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从而为临床安全、有效应用分娩镇痛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