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作者导航
机构导航
期刊评价报告
期刊开放获取
下载APP
登录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检索历史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话说中国古代水运安全
认领
1
作者
无
《珠江水运》
2020年第2期110-112,共3页
水上交通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人为因素的干扰较大,使得"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为了更好地利用水上交通资源,古人从制定行船法规、设置航行标志、实施航道整治、加强水上交通管理及灾后救助等方面入手,在规避各种自然风险和...
水上交通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人为因素的干扰较大,使得"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为了更好地利用水上交通资源,古人从制定行船法规、设置航行标志、实施航道整治、加强水上交通管理及灾后救助等方面入手,在规避各种自然风险和人为灾害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当今水上交通的安全管理,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上交通
人为灾害
灾后救助
航道整治
水则
人为因素
地理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话说中国古代水运安全
认领
1
作者
无
机构
邵
老师
工作室
出处
《珠江水运》
2020年第2期110-112,共3页
文摘
水上交通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人为因素的干扰较大,使得"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为了更好地利用水上交通资源,古人从制定行船法规、设置航行标志、实施航道整治、加强水上交通管理及灾后救助等方面入手,在规避各种自然风险和人为灾害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当今水上交通的安全管理,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水上交通
人为灾害
灾后救助
航道整治
水则
人为因素
地理环境
分类号
F55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话说中国古代水运安全
无
《珠江水运》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帐号登录
手机快捷登录
扫码登录
登录
注册新用户
忘记密码
第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馆外登录
获取短信验证码
登 录
第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馆外登录
使用
中文期刊助手
扫描二维码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标题
*
邮箱
*
反馈意见
*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
*
保存
取消
请在输入框中输入下图中的验证字符。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
提交